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新兴的软件模式会在未来的 20 多年里,持续对企业数字化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回顾过去,与之同期诞生的 ASP(应用服务商)已经淹没在了历史的洪流里,而它却得以存活,并随着时间推移,一直滚滚向前。
2004 年,SaaS 企业规模和壮大,涌现出一批 ServiceNow 等企业为代表的企业级 SaaS 服务厂商。
2020 年,SaaS 行业迎来大丰收,全年有 18 家美国 SaaS 公司集中上市,可谓是群星灿烂。同年,SaaS 软件鼻祖 SalesForce 市值正式超过 Oracle。标志着 SaaS 对传统软件在商家价值上的胜利,也是投资人用钱投票的结果。
而随后的两年,投资人乘胜追击,在 SaaS AI 领域寻觅黑马。这类的创业公司,估值可以达到几亿,甚至几十亿美金。
统计目前全球主要 50 国 SaaS 企业数据,拥有 SaaS 企业数量最多的是美国,其次是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印度和中国等国家,美国占据超过 50% 的市场份额,中国占约 2.6%。从企业收入规模来看,SaaS 企业创收最多的依然是美国,其次是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家,总体上美国占据约 65% 的市场份额,中国仅占到 2%。
差距不仅体现在数字上,也体现在从业人员的抱怨中。VC 说:SaaS 的爆发还是较为局限,应用层上还很难达到百花齐放的状态。
SaaS 一般服务于企业,改造的是企业的业务流程,作用于企业的增收、降本、提效。
同时,SaaS 也是数字经济产业下,公有云范畴中的一种新型的软件服务形态
它和 Iaas,Paas 一起,并称为公有云。这个市场的增速不容小觑,从 2020 年起,中国公有云市场总值,已经连续两年递增 50%,势头很猛。
在公有云之上,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数字经济产业。从 2012 年至 2021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 11 万亿元增长到超 45 万亿元,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 21.6% 提升至 39.8%。在今年 1 月,国务院印发的《 十四五 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要求,到 2025 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 加值占 GDP 比重要达到 10%。
任何一款国民级别软件的诞生,都离不开时代语境的加持。而时代语境背后的,是不那么引人注意的,隐藏在冰山下的技术变革、环境变革。
2013 年,4G 开始有了姓名,各种 app 层出不穷。而随着时间流逝,到达 2017 年时, 4G 基站和覆盖已经趋于稳定,再加上流量成本的进一步降低,短视频平台得以兴起。有趣的是,今日头条和抖音的立项时间分别是 2012 年和 2016 年,恰巧都在技术拐点的前 1 年,对于时机的把控堪称巧妙。
SaaS 是部署在云端的软件,这就决定了它的两层属性。一:需要采购云服务。二:需要编程开发,才能交付软件服务。前置需要云服务技术方(IaaS),后者需要赋能技术开发的新工具和平台(PaaS)。
中国与美国的云计算市场,不论从规模、技术还是应用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美国是全球云计算市场的领导者,市场规模占到全球整体超过四成,预计到 2023 年将拿下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中国云计算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在 2021 年突破两位数,达到 11%,预计到 2022 年占比约 12.1%,2023 年或达到 13.6%。
但在近几年的追逐中,已经有像阿里,腾讯,华为这样的公司逐步赶上,在全球和亚太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第二,占比倒挂。IaaS 是软件的基础设置,但也仅仅是基础。如同搭建建筑所需的钢筋水泥,一个国家楼房盖的好不好,肯定不是看钢筋水泥卖得多不多,而是看盖了多少建筑,建筑容纳了多少人,多少人享受到了建筑的便利。
而这一数据在全球也有 60%+ 的数据,但反观中国,SaaS 占比不到 30%。src=也就是相比基础建设,应用的发展略显迟缓,没能齐头并进。
但由于 PaaS 占公有云市场的比重不大,整体关注度不如 SaaS 和 IaaS。
美国 SaaS 公司差异化竞争特点显著,每家公司的切入点各有不同,造就众多细分领域。在各细分领域中,CRM、办公协同等领域移动化、标准化程度高、企业决策门槛低、价值提升显著,更易规模化扩张,这些领域率先 SaaS 化。
其中,Salesforce 市值超过 1440 亿美元,Workday 的市值超过 380 亿美元。同时,在未上市公司中,也不乏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的 SaaS 独角兽公司,包括人力资源领域的 Zenefits,商业智能领域的 Domo 等。以及众多被收购的公司,包括人力资源领域的 Successfactor、Taleo,差旅管理领域的 Concur 等。
软件时代,我们可以依靠代理攻城略地。而渠道合作伙伴,在 SaaS 公司缺 低调 了很多。这和 SaaS 本身的属性脱不开关系,SaaS 本身标准性较强,这就对客户的规模和企业的适配性提出了要求。另外 SaaS 会有很强的行业或者业务属性,需要渠道伙伴有一定的背景以及深耕的信心。
抛开特定行业,国内 SaaS 软件的起步价一般不高,每年千元就可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所以比起花钱,老板们或许更在意的事情是:购买 SaaS 软件,到底能干吗?
2018 年,美国企业上云率近 85%,而国内企业上云率仅为 40%,相当于美国 2013-2014 年的水平。一方面反映了企业对云端安全的担忧,另一方仍然反映了信息化意识的不足。
中小企业是数字经济体系中最具活力、数量最为庞大的参与者,但由于资金、资源、意识等局限,无法有效、快速地进行数字化转型。在数据保护层面,部分中小企业网络安全意识不足,极易造成数据泄露;有些中小企业对 SaaS 平台的数据安全不信任,不愿意进行数字化转型;还有的中小企业虽然愿意采用数据技术,但是与平台相比,中小企业话语权薄弱,很容易面临被平台企业任意加价、技术选择权受限等情况。这些均需要国家出台明确的政策,保护中小企业的权益。
购买软件可以像领结婚证,但使用 SaaS 软件,就像经营婚姻,需要双方共同努力,长久磨合。
当资本爆发式涌入,全方位改造产业链的现状,链条中的每个角色都得以站稳自己的位置,深化手上的责任,用共建代替重复劳作甚至竞争,以更优的产业协同效率迈进。
微盟和有赞,作为电商 SaaS 软件,为卖方提供销售和管理工具。依托电商行业的兴盛,都已成功上市。此外,在我国独特的互联网环境中,还曾经诞生过在线学习,知识付费的风潮。
从这些可复制的成功中,我们能总结到的经验是:互联网改造的东风吹向哪里,SaaS 服务的赛道就可以吹向哪里。如今消费互联网已经很少被提起,而产业互联网经常被提起,占比最大的工业互联网也发展得热火朝天。那工业互联网之后呢?下一个又是谁?传统行业会被一一改造到的地方,可以是 SaaS 厂商目之所及的答案。
后浪凶猛,年轻人迈入社会,在淘宝上开店,都可以每天发明一个新职业。而当他们抛开平台限制,立志于成为企业家。灌输在他们血液里的一切科技基因,都将被注入他们的公司。